2016-2017学年第二学期督导工作总结
黄春雷
督教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;督学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、学习风气、学习效果等进行检查和监督;督管是对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状态、管理效果及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。教学督导员队伍是教学检查办公室的重要构成,督导员通过有计划、有侧重的督导听课,能及时了解教学状况,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,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、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等。
本学期我主要在信息系随机听课,同时准备在检查办安排下与外聘专家在学校范围内听课。本学期实际听课的专任教师较多,总的感觉是教学思路比较清楚,教学效果好,教学环境及学生课堂纪律好;校企合作[暴雪]外聘教师的专业水平高,学习案例难度大,教学效果更好一些。在本学期实际听课中,教师分为3类,下面是督导听课汇总统计表:
序号 |
类别 |
人数 |
所占比重 |
备注 |
1 |
教研室主任及以上 |
0 |
0% |
计划听课 |
2 |
专任教师 |
9 |
56% |
随机+计划 |
其中:新进教师0人 |
3 |
校企外聘教师 |
7 |
44% |
随机听课 |
4 |
合计 |
16 |
100% |
信息系16人,其中7人是校企[暴雪]外聘教师。 |
教学督导工作责任重大,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评价教师要客观公正,二是督导检查要方法得当。通过实践探索,我的督导工作更加关注以下要点:
一、一个基础(执教能力)
1. 执教能力1:专业水平
在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示范时,用能够正确表达或形象生动或质疑辩惑三个层次来评价专业水平。易出现的问题是生硬的名词解释、失误的教学示范,主要原因是专业水平不够或备课不充分。
2. 执教能力2:讲课技巧
(1)讲课技巧1:教学主线(贯穿始终的线索)
教学主线决定了教学的特色,它可以是实践教学中的任务驱动,或是理论教学中的问题探究,或是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体系,不论如何在教学中都必须有贯穿始终的线索。
易出现的问题是教学无套路、内容松散,主要原因是缺乏或不熟悉基本的教学方法和套路。
(2)讲课技巧2:课堂引领(教与学的渐进互动)
课堂引领是根据课程内容、学生情况、教学环境和表述习惯,由教师主导在教与学之间形成的渐进互动。它是衡量教师执教能力的重要标尺,也是教师或课堂魅力的重要成因。易出现的问题是教学气氛沉闷、学习效果不好,主要原因是教学经验不足或教与学的互动不好。
二、三个方面(目标、过程、效果)
1. 教学目标的清晰准确
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要求清晰准确,必须保持课题(教学主题)与模块、课程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致性。易出现的问题是以偏代全、以点盖面,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自身专长方向上偏爱过度。
2. 教学过程的充实有序
课程建设的水平是教学过程充实有序的前提与保证。以实践教学为例,如果该课程已有教学资源库或学习案例库,就比较容易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专业实践活动,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引用恰到好处的资源或学习案例。
易出现的问题是教学内容过简或过繁、缺少由简到繁的渐进,主要原因是课程建设不够或备课不充分。
3. 教学效果的检查反馈
教学中经常会有重备课、轻管控、略实效的情况,课堂就是教师“秀”。虽然教学目标明确、教学过程充实,但由于教学内容多、互动周期长,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验证或保证。所以,为了保障教学的实际效果,一定要有分阶段的检查,也就是反馈点。
从教学督导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,有些问题一点就透,如分段互动教学、教学目标的一致性;有些内容需要一些时间去探索和积累,如教学方法和套路;有些要点则很难突破,如专业水平、课堂引领和课程建设。